那天中午你有個夢靨,湊近耳朵仔細聽聽妳的喃喃細語,
妳說:「不要幫我剝,不要幫我剝,我要自己剝!」
細長的手腳還不停的抽動,情緒似乎有些激動。
醒過來後,妳嚷嚷著說,夢見爸爸買橘子,妳看了很高興,
想要自己動手享受剝皮的樂趣,爸爸卻把這個權力從妳手中奪走,
妳好生氣喔!
當時,我只有一個感想,妳果真是妳爹的遺傳基因比重較多啊!
連對水果的喜好都一個樣。
我答應妳,待市場的攤販開始兜售,鐵定請奶奶給妳買上一整籃的綠皮橘肉。
終於,天氣已漸涼爽,到了橘子的產季。
祖先牌位的供桌前,擺滿了如軍隊般的橘子大兵,
整齊劃一的呈現在妳眼前,再也擋不住這些長了皮的傢伙對妳的召喚,
拱起的小手還抱不住一顆橘子呢!
興匆匆的難得妳願意像個被馴服的小貓,安靜的坐在木製兒童餐座椅,
靈活的運用那在夢裡練習了不知幾百次的動作,
一塊一塊的剝下那嗆鼻的綠色外皮,
還將它們像在排隊一樣有秩序的陳列在小木桌上頭,
妳說,是在拼成「動物拼圖」。
專注的妳不理會大家對妳的稱讚,
皺著眉頭繼續幫橘子卸下最後一塊綠皮,終於大功告成。
慷慨的妳將酸茲茲的橘色果肉,分給爺爺、奶奶、爸爸還有我,
粒粒小圓球在我舌尖的味蕾上翻來覆去,嚐到的味道居然是甜的,
突然有種頓悟,這是就是幸福的滋味吧!
看著妳剝完橘子後,洋溢臉上無比的快樂,
試想,究竟是何等原因讓妳如此享受「剝橘子」的樂趣?
也許,是「服務」與「佈施」大眾所獲得的快樂,
以及靠自身力量完成工作所帶來的「自我能力肯定」所致,
才成就一個小女孩的自信心與自我價值。
番外篇
2歲7個月的安妮,除了愛剝橘子,也很愛自己剝其他的水果,像是:
「香蕉」不能幫你剝皮,你要自己剝,如果把它剝了還切成塊狀,妳會生氣!
「蘋果」,也不能幫你切成小丁狀…
「葡萄」,非但妳能把那大人要花一些眼力才能剝起的薄皮,
一條條的放在回收籃裡,更甚之將果肉裡的兩小顆葡萄籽,也能攤平在桌上。
妳總是想要「自己來」,
我呢!就放任妳自己動手後,拿著抹布衛生紙,
在滿目瘡痍的桌面與地板,收拾著烽火之後的殘局。
(第一次的剝皮樂 2Y5M在宜蘭礁溪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