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巧連智幼幼版      

安妮滿一歲以後,表達力好像在一夕間爆炸似的瞬間提昇,由於成天只有母女兩人世界,時間的運用相當隨心所欲,「尋找教材」也成為當時上網爬文的主要搜尋標的。

於是發現,喜歡的教材相當精美,但是價格貴到嚇死人,一套全買居然要十萬大洋,這真是以為每個家庭都是富爸媽嗎?

事實上,從生產後,每天由電子郵件、家用電話、手機簡訊接收到的廣告不下上百種,「巧連智」當然也在其列,一個內心的聲音從嘴巴傳出來,「我不要巧虎,這玩意的設計看起來不怎麼吸引我,我的小孩一定不會喜歡的。」

 

後來竟屈服在熱心的巧連智業務,契而不捨的向我說明,同時寄了好多體驗版到家裡,一個月後,女兒愛上了巧虎VCD,從此我們的學習教材多了這一隻來自日本,會說中文的玩伴。

 

趁著年前大掃除,把從去年至今收到的書本做個大整理,一些搭配當月內容的小紙片教材,重新做個分配,讓它們回到正確的位置,但總會缺少一些圖卡,因為在兩個孩子的「口慾期」階段,被他們吃爛了,爛到無法拼湊,只好將它丟進垃圾桶,當它是「耗材」吧!保留下來的當作是賺到的,呵呵

20101030.jpg   

回顧一下孩子究竟從這每月收書的內容中,學到了什麼?領悟了什麼?

********* 就認知方面 *********

認識動物、認識身體:

 我發現,孩子對於動物的喜好,真的是勝過於其他的東西,寶寶版每一次的收書都會介紹一種動物,另外由其他的書籍的幫助,安妮對於常見的動物,幾乎都能說得出來名字,中英文皆可。

 

 

節日的認識:

 聖誕節、農曆新年、父親節、母親節等(沒有情人節,我想,小孩還不需要太瞭解情人節這種節日吧!也用不到,哈哈~)關於這個我特別要感謝巧虎,貼心的安妮常常模仿DVD的情節,跑過來嬌滴滴的跟我說,「媽媽,母親節快樂,抱抱~」,常常化解了我煩悶的心情呢!安妮也會用這招對付上班辛苦的爸爸。巧虎,謝啦!

 

認識交通工具:

 機車、汽車、公車、火車。這個應該很好學會,只要有帶孩子出門,就可以邊玩邊認識路上的交通工具,尤其是男孩對這個應該會特別有興趣。

 

形狀與顏色認知:

IMG_4141.JPG  

 正方形、三角形、圓形、菱形、長方形與黑、白、紅、黃、藍、粉紅、紫色、綠色等等。除了巧連智寶寶版有提供這些教材,朋友Julia借給我們的Dinaoops一系列套書中,也對安妮在這方面的學習提供了很多的幫助,巧虎書籍裡學到的是中文的表達,而Dinaoops教的是英文,所以,從一歲起我們就一起學習,安妮在2歲半到衛生所做生長發育評估,就提早通過3歲的評估發展測驗了。

再次證明,學習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收到超乎想像的效果,只要家長願意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沒有壓力的傳遞知識給他們,學習,可以是很有趣的!

********* 就品格責任方面 ********* 

說早安與晚安:

 因為以身作則的關係,這一點安妮做得很好,巧虎裡的內容,可以更強化這樣的生活禮節。

 

坐好吃飯:

 我一直覺得,當初買錯餐座椅給安妮,因為貪便宜去廈門街買了一般餐廳常見的木製兒童餐椅,沒想到這椅子根本沒有考慮兒童的安全問題,常常大人吃到一半,安妮小子就給你高高的站在座椅上面,嚇壞了他爸爸媽媽,因為他一開始盧,就站高,為了安全考量,通常我會把安妮抱下來,坐他的學步車,然後慢慢餵她(順帶一提:小兒科醫師不建議幼兒使用學步車,除了安全上的考量,我自己的經驗似乎顯示,坐學步車的小孩剛學會走路時,步履比較不穩固)。

在這方面的訓練,後來是採用大人飯前先餵飽安妮的策略,然後讓她坐到兒童椅感受家人圍在一起吃飯的溫馨,目前,安妮坐在餐椅上的時間持續增加中。

 

說恭喜:

拱起小手上下搖動,對幼兒來說,他們可能認為這樣的動作很有趣,每次安妮姊姊與盧卡弟弟做這個動作,我在一旁都會用很嗨的口氣外加誇張的笑容給予回應,所以,姐弟倆還挺樂於跟大家說恭喜恭喜的呢!巧虎的角色,就退居輔助囉!

 

我會分享,你一個我一個:

常聽長輩說,很多孩子沒有「分張」(台語,按:分享的雅量),關於這一點,我讀過專家解讀兒童的心裡,因為一歲以後慢慢出現「自我意識」,常常把「我」擺在第一順位,因此,關於分享物品,除非他們自己先被滿足了,才有條件去與他人分享。這好像是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然法則,原來從幼兒時期就已經是這樣的行為模式了。

安妮有了盧卡弟弟之後,餅乾,我總是先拿一塊給姊姊,然後再請他幫忙拿一塊給弟弟,吃的好解決,姐弟兩玩玩具,就常出現你爭我奪的情況,哈哈~父母也難以做到任何玩具都買雙份,畢竟經濟狀況與男女喜好有別,所以,目前我仍在教育當中,藉由搶奪的結果可能會破壞玩具甚是讓人受傷,這樣的情境,慢慢教導孩子該如何做好人際關係。

 

穿鞋及把鞋擺好:

當安妮開始出現「想要自己穿鞋」的欲望,我就讓她自己動手,為了提高幼兒自己完成的成就感,我跟霍爾準備了容易穿脫的「Dora拖鞋」(很多嬰童用品商店都有在賣,就是後面有鬆緊帶的那種),大部分我的態度是採「旁觀者」的角度,安妮需要我也願意讓我幫忙的時候,媽媽才出手,幾次帶著她出門散步,兩人悠哉悠哉的走到巷口,猛然低頭才發現,哈哈,左右腳穿相反了,於是蹲在一旁幫她換正。

曾經看過一篇網路上關於洋媳婦帶小孩的文章,我跟這個洋媳婦的「放任」態度是一致的,唯一不同的是,就算孩子鞋子穿錯方向了,洋媳婦不會幫小孩換到正確的方向,而是讓「羞恥心」(孩子被同齡的孩子取笑)幫助孩子改正錯誤的認知。

講到這裡,我還是認為,沒有最好的教養方式,只有適合自己孩子的教養,才是對親子有正向的幫助,所以,每件事情不可能完全複製別人的經驗,頂多取人之善做個參考,加上,要讓穿錯鞋的安妮被同齡的孩子取笑,還真不知要等到何時呢!既沒有同學,也沒有鄰居,要的話也要等到上幼稚園,因此,我的方法是,當安妮穿錯鞋,媽媽輕聲提醒她,「啊!你鞋子穿錯邊囉!來,你坐著自己換,我等你換好,再一起出門。」就這樣,有時候我會幫她,又有時候當她堅持自己來,就尊重她。

 

說「對不起,沒關係」:

安妮現在兩歲十個月,有時候跟弟弟一起玩,偶爾會發生「搶玩具」的情況,結果就是年紀小的用哭的來表示意見,很多人會發現,這個時候若對年紀大的孩子說「哎呀!你是姊姊,不要跟弟弟搶啦!要讓他啊!」通常孩子不會理會,甚至會回嘴說「我不要給他玩」這樣的話,對於這種情況,我的處理方式是這樣的,先抱起哭泣中的弟弟,然後蹲下來在姊姊面前,請她看著媽媽的眼睛,然後輕聲的跟她說「如果,媽媽也把你正在玩的玩具搶走了,你會不會也不開心,也有可能會哭哭,而且,若搶得太用力,玩具可能會壞掉,你跟弟弟也可能會受傷喔!這樣不但沒有好的玩具可以玩,受傷了還會痛痛,媽媽會心疼喔!」通常,女兒都能夠聽進去,然後,我會示範一次搶東西的動作,並且,跟女兒說「對不起,媽媽錯了,不該搶你玩具」,接著,請她去跟弟弟說對不起,並給弟弟一個抱抱,最後,告訴她,媽媽愛她。

人呢!難免會有犯錯的時候,只要能夠真心反悔,並跟對方誠心的說抱歉,都是一種「溝通能力的訓練與培養」,願意拉下臉來說出抱歉的話,與朋友之間的距離就會更近了,而說「沒關係」,也是一種「原諒他人的雅量」,巧連智的教材在這方面,做得不錯,孩子真的會學習DVD與書本裡的故事情節喔!

********* 就律動方面 *********

我「是當媽媽後,才懂得怎麼當媽媽的」這句話,是很多新手媽媽的共同心聲,該怎麼跟孩子互動呢?在每一個月的DVD中,一定有一段「親子律動」,都是在家裡可以跟孩子一起做的運動,除了達到運動的目的,藉由左右搖晃的重複運動,對感覺統合的刺激是有正面助益的,記得有一集是爸媽坐在地板雙手圍繞成一個圈,孩子就被環繞在這個圈圈裡,爸媽當成是洗衣機,孩子則是被洗的衣服,往洗衣機身上叮咚按一下,就請孩子想像滾筒裡的衣服開始轉動,自己在裡面不寧的繞圈圈,直到「喊停」,就暫停一下。之後,安妮只要心血來潮,就會來旁邊撒嬌說,想要玩「洗衣機」的遊戲,只要玩起這樣的律動遊戲,我發現媽媽跟孩子的笑聲都特別愉快呢!

********* 就生活習慣 *********

刷牙:

安妮的第一隻牙刷是貝親的寶寶牙刷,就是刷頭是由軟材質尖尖形狀組成的那一隻,是為了讓寶寶習慣「牙刷」這個東西而設計的商品,很多爸媽也都有這樣的經驗,讓寶寶自己拿牙刷邊玩邊「放到嘴巴」,孩子通常都玩得很開心,可是一旦要躺下來讓爸媽幫他們清潔牙齒,就好像要他們的命一樣,不是手亂揮攪亂踢,一定就是嘴巴使勁的閉緊緊,親子之間好像在玩攻堅遊戲一樣。

看巧虎DVD的「我會讓爸爸媽媽刷牙」這篇,坦白說,是有得到一些幫助,至少讓安妮看到原來電視裡的哥哥姊姊巧虎,都願意讓爸媽刷牙,只不過,一歲兒的記憶通常只有短短幾分鐘,看過就忘了,後來我曾經嘗試在刷牙前放一次刷牙影片,且除了看巧虎影片之外,也到圖書館借了很多關於刷牙的故事書回來給安妮看,youtube上也找了一些刷牙歌曲的影片,每天每月不間斷的持續,到目前安妮210個多月,已經可以乖乖的接受刷牙這個生活習慣,下一個目標是,「靠自己刷牙」!

 

上廁所:

講到這個,是最讓我感到挫折的,安妮在16個月就開始讓她有一搭沒一搭穿著尿布學習褲,但他老姐總是喜歡把尿尿跟大便留在褲子裡,一年多一來,我也不斷給雙方等待的空間,在她沒有到小馬桶上廁所而尿濕褲子時,也盡量不施以責備,後來盧卡弟弟又出生,專心訓練這項生活自理能力的時間就硬生生被減少了很多,目前安妮的狀況是,尿濕褲子後會來告訴媽媽,語言表達能力已經可以流利的跟大人對談,就是無法每一次在尿尿或大便前,主動告知大人。巧虎裡上廁所的故事他都能夠講給我聽了,恐怕這一點巧虎是沒有幫上忙,所以,巧虎不是萬能的,哈哈!

 

幫忙收拾,丟垃圾:

可能安妮的個性比較熱心(他爺爺奶奶老是說他雞婆個性),這個生活禮儀很好教,房間散落一地的玩具積木,我不會立刻幫她收拾,等到下一秒鐘他對我有所求,我就會請他把玩具收好,媽媽會在旁邊等你,也可以幫忙你,玩具收好後,我就馬上實現他的要求,爸爸媽媽們可以利用孩子的特質酌以適合的教養方式囉!

 

聽電話的禮貌「喂~您好!」:

孩子發育到了某個階段,對於家中所有會發出聲音的家具就開始感到高度興趣,並會模仿大人的行為,「講電話」,就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動作,當一開始出現這樣的舉動,幾乎所有可以假裝成電話的東西都可以被孩子拿到耳朵旁,小嘴兒開始有模有樣的劈哩啪啦說出一堆聽不懂的話,女兒以前常學大人說:「喂」,兒子則是對著話筒猛喊:「阿爸」,真正可以聽懂大人的指導,說出「喂,您好」這樣有禮貌的話,大概要到一歲半到兩歲,視每個小孩語言發展情況有進度的不同,不過,我認為,大人的身教大過於教材的學習,唯有孩子模仿的對象自己做到這樣的禮節,這樣的行為才可能在孩子身上獲得持續且延長的效果。

只是,為何要做到聽電話的禮節呢?這麼小的年紀,有必要讓孩子如此社會化嗎?

其實這是「習慣的培養」,必須從小做起,相信大家一定接過一些電話是,一接通對方只應了一聲「喂!」,如果再加上口氣不好,聽話方的感受一定不好,聽電話,也是與人溝通的一種形式,能不能給彼此留下好的印象,至少,不要一開始就是壞印象,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對日後求學甚至求職、工作的人際關係,一定有某種程度的影響。

提昇國民水準,應當從孩提時期開始培養,父母一起努力吧!

 

一開始,DVD的魅力勝過於書本,雖說有專家認為給1歲兒看電視,他們對於內容的理解力可能相當有限,但若透過適合孩子的節目,每天限時限量給他們一些刺激與引導,在安妮的身上仍舊是收到相當正向的結果,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對於「形狀」與「顏色」的認知能力,根據1960年勝井晃發表的「圖形知覺發達曲線比較的考察,心理學研究」,提到在寶寶出生後一年裡,對形狀的辨別能力就有相當程度的發達。對相同形狀的板塊要完成配對的遊戲中,其理解力在2歲只答對1個,2歲半就達到3個全對,顯然在半年內有驚人的進步速度1。另外,34歲的孩子對幾何學圖形會以「顏色」的作為主要偏向選擇,要到6歲以後才慢慢偏向以「形狀」作為主要偏向選擇2

我不認為安妮的大腦結構特別易於常人,為人父母最主要的責任就是視孩子能力所及給予因材施教的引導,慢慢的傳授如上述的認知知識給幼兒,日積月累的就變成孩子自己的財產了。

翻閱以前的日誌,安妮在12個月時,能夠用手清楚指出來或用動作、聲音表達的單字或物品將近100個。也許真如專家所言,用形狀或圖形來記憶吧!(好像也該來給兒子做個成果驗收了,有了兩個孩子總是無法全心給予教育,不知道是否有差異,顆顆顆…)

IMG_3679-1.JPG  

另外在語言學習方面,我們訂閱了四期的巧連智英文版ABC bubble初階版,後來因為比較起中文版稍嫌單調沒有變化,因而將它停掉了。當然,不可否認此套教材還是有它的效果,女兒到現在偶而還是會翻閱這些書籍,且透過影音教材與書面教材的雙重強化,目前可以用簡單的英文詞句來表達,諸如:聽到爸爸去上班,她突然問我,「是work all day嗎?」有時用英文問句跟他對話,安妮大都聽得懂而以「YesorNo」來做回應,而非「是」或「不是」。

不過我得先聲明,這樣的結果並非只使用巧連智教材,語言學習最重要的還是日常生活中不斷地練習,為了跟她用英文對話,在閱讀他的繪本同時,我也一起學習陌生的單字或片語,只要出遊或平常在家發生類似的情境,我們就試著用英文對話,我甚至覺得自己的語文能力有再進話呢!(不知道是不是自我感覺良好的一種,哈哈哈…)

IMG_2745.JPG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喜愛巧虎的程度,都感到不可思議,為什麼一隻不真實的玩偶會是孩子心中最佳的玩伴呢?

我認為該歸咎於現代的生活方式,說歸咎或許太沈重,只是無奈的現今的社會變遷,極度商業化的結果,使得這一代的孩子缺少了與人之間頻繁的互動。

你一定聽過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學習人際溝通,還得刻意安排與適合的家庭聚會,才有這難能可貴的學習經驗,回想我們的童年時期,踏出門就有街坊鄰居的小朋友作為玩伴,別家的小孩也經常來家裡串門子,有時社區的孩子們還會聚集在騎樓,玩起「老師上課」的遊戲呢!

這些景象,在現在社會,尤其在繁忙的都會裡,都是難以重現的光景,於是,孩子只好想像電視機前面或書本上的巧虎,是自己的玩伴,而且他會配合孩子的腳步一起長大,可以一起唱歌、一同舞蹈,偶爾還會「送來玩具」(其實都是父母花錢買的,可是這就像聖誕老公公的謊言一樣,不可以揭穿)

現實生活裡,身為父母親的我們,仍舊得為孩子們的未來負起重要的責任,有機會的話多帶著孩子走出戶外,探索驚奇世界的同時,也獲得與人接觸的可貴機會,我想,這是我們必須共同努力的目標呢!

1:勝井  晃,1960. 圖形知覺における發達曲線の比較的考察,心理學研究,30264.

2Brian, C. R. 1930. The relative potency of color and from perception at various ages, J. Exp. Psychol. 12197.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nzou 安佐的媽 的頭像
    Enzou 安佐的媽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Enzou 安佐的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