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啦啦糾察隊Annie  

最近被家裡那個盡責的糾察隊抓包得很煩,決定寫這篇文來發洩一下,有點像是員工暗地裡大吐頂頭上司的苦水一樣,只是我的那個老闆正是年僅28個月的女兒Annie

 

前陣子,發現愛講話的女兒老愛在一句話的語尾加了一個一般人常講的語助詞「啦!」

我要看iPad2

我不要吃飯「

我要吃糖果「… …

 

雖然,「」這個字並非都代表不好的意思,但有時候聽到別人無意的說起來,總覺得對方似乎有些不耐煩,因此,我們決定請Annie戒掉使用這個語尾助詞的習慣。

 

起先,我跟霍爾在聽到她說出「」這個字的時候,直覺的反應就是請他不要再說「」,幾次的指正,卻發現沒有收到正面的效果,反而促使她更頻繁的使用,讓我想起了教養書裡提到,當2歲兒在你面前說了髒話,若父母親的反應太大,或是跟平常不一樣,他們就會發現當說起這些字詞的時候,會逗得你有生氣的反應,反而促使他們將這些不入耳的詞彙掛在嘴邊。

 

經過幾天的檢討,對於這個問題,我有了方法上的轉變,當父母親與孩子有了教養上的衝突,總是父母親的先做改變,是比較容易的,且對雙方的溝通才可能有進展。我再度想起了「遊戲」對幼兒的吸引力,每每當遇到瓶頸時總是屢試不爽的能發揮效用。於是,我跟Annie說,「我們來玩一個遊戲。只要說出』這個字的人,就要被彈嘴巴,如果媽媽也不小心說了,你也可以彈我的嘴巴!」幾次下來,真的發現女兒說出「」的頻率漸漸減低了,反倒是讓我發現,原來Annie是從最親密的家人身邊,學會講「」這樣的語助詞,爺爺講,奶奶講,爸爸講,媽媽也講,小孩要不學會才怪。這個遊戲玩到最後,被抓包最多次的,爺爺是第一名,因為台語裡有更多的語尾助詞是屬於習慣用法,這點比較讓我難以在她這小小年紀,就向她解釋這個啦跟那個啦的語意差異,因此,我決定等Annie大一點,大到可以分辨更多是非對錯的時候,再慢慢向她解釋,會是哪一天呢?我也不知道,不過,當母親的總會意識得到的。

 

Annie抓包我們的狀況有點走火入魔,常常我陪著她睡覺,當我以為她快睡著之際,輕聲的跟隨侍一旁的霍爾聊天,居然聽到女兒用低沉的聲音跟我說:「媽媽,你說了』!」或是,帶她上圖書館,坐在旁邊的小朋友對他媽媽說出「我不要回家」這樣的話,Annie總是第一時間轉過頭來對我說:「媽媽,那個小朋友說了』!」有一次連去她阿祖家,她也仰著頭看著霍爾,說「爸爸,阿祖說」於是,我們說她是家裡的「啦啦糾察隊」,她聽了可能以為是什麼榮譽的事情,驕傲得很呢!

圖書館的小朋友   

養育孩子的過程,表面上看似艱辛,在我看來,是一個瞭解生命的機會,帶著自以為成熟的大人,回到最純潔的年紀,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檢視自己,並得以在行為上做個修正。如果,我沒有機會與孩子日以繼夜的相處,人生的修煉就無法再更進一階,同時也真正體悟到,身教的影響力果真非同小可。藉此與天下所有為人父母者互相提醒,孩子的行為,就是我們的鏡子所反射出來的,所以下一次當我們的孩子又有新的反應,可先別急著訓斥,給自己一些時間做自我觀察,也許找得到令人生氣的源頭喔!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3歲教養 2歲教養 教養
    全站熱搜

    Enzou 安佐的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