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大多數的家庭裡,「洗碗的工作」都是由大人負責進行,我們家當然也不例外。

 

但這樣的工作非得讓大人全部都「霸佔」住嗎?

C360_2012-09-28-10-33-38(2)   

 

在一個AnnieLucas格外守規矩的午餐時光之後,兩個身高不到100公分的小傢伙向尚在用餐的大人們提議:「我要來幫忙洗碗!」

 

這個提議不但沒有獲得大人的認同,甚而回以如連環砲彈般迎面而來差點無法招架的「不用不用不用!不用你的幫忙!!!」給反擊,而,孩子對一件事情的堅持一點也不輸給固執的成年人,從房間裡拿出一張可以用來增加身長的小板凳,用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往上拉開了水龍頭,劈哩啪啦如溪流傾洩而下的聲音就這麼傳到我們耳裡。

 

在那兩雙炯炯有神的眼眸裡閃爍著一道光芒,射穿我的心裡,媽媽明白他們只是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罷了,何不給孩子體驗的機會呢?最壞的結果不就只是弄濕了衣服或者地板,那麼就把衣服給換了,地板給擦乾,這麼簡單到不需要大腦思考就可以找到的解決辦法嗎!?

 

於是,我站起身,主動替他們向在場的大人們爭取做家事的機會,我說:「好!你們洗吧!但是先練習洗自己的碗。」(孩子的碗盤杯子是不易破的材質,我想先從這裡開始作為洗碗的初階班,慢慢練習。)

 

公公婆婆瞬間停止了制止孩子做家事的言語,把孩子的教養權歸還給我。

 

內心揚起的是一種代表著希望的微笑。

 

 

接下來的十分鐘,姐弟倆雖時而爭吵著洗碗的順序,大致上都還遵守著規矩,從滴落碗裡接著流入水槽的髒泡沫中,輝映的是孩子認真且自信的臉龐;站立於板凳後方等待的弟弟,經歷的是被家人認同那種被關愛的快樂。

 

結局是,我們的廚房沒有被洗碗水淹沒,那兩個一紅一黃的杯子凜然地矗立於哄碗機前方。

C360_2012-09-28-10-32-59(2)   

 

最近剛好收到出版社寄來的書,一個韓國人寫的教養書《淡定的教養,一流的孩子Link!,隨意的翻了幾頁,其中幾行字寫道:「小孩沒定性,長大前會改變十二次(韓國古諺)」。(p. 29)

C360_2013-03-29-09-39-51_org  

 

作者的兒子是個跳級的資優生,十幾歲就開始提早體驗大學生的生活,在他的孩子還是幼兒或者兒童階段時,所關注的興趣是隨著年齡的成長而不斷在改變的,而媽媽為他做的就是,不斷地陪他去享受每個階段喜愛的事物或者才藝。

 

這本書我還在閱讀中,卻已經領略作者想要傳達的訊息,「用淡然的態度來陪伴孩子成長」。

 

所以我想,做家事也是相同的道理。

 

如果孩子們主動向我們表達想要幫忙的意願,身為父母者只要為他們剔除危險因子,剩下的就是給孩子練習的機會,因為「家」是由父母與小孩共同組成的,家裡的工作理應由所有成員共同承擔的,這樣的觀念最好可以從小就開始建立。

 

我實在不樂見,一個20歲的小大人坐在沙發上,翹著腳,看電影,而身後的廚房裡站立著的是50歲眼有些花的父母親。

 

於是,我讓25個月的兒子與41個月的女兒在七個月前就開始拿著洗碗布,親身體驗「如何幫碗盤洗澡」的辦法。

 

像這樣孩子想要自己練習的機會,可能是稍縱即逝的,父母者應把握之!

 

arrow
arrow

    Enzou 安佐的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