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還是個青春洋溢的大學生。躺在粉紅色眶以方格紋的床上,
聽著FM97.1痞子蔡的網路愛情故事,神遊在輕舞飛揚的世界裡,
聞著從音響傳出來的暗暗咖啡香,
這是我第一次聽過「愛爾蘭咖啡」,
由威士忌與咖啡調和而成的特殊咖啡。
十幾年後,再次與愛爾蘭咖啡擦身而過。
而那位擅長研煮咖啡的高手,竟是小學時代的老師,林瑞堯。
在春節返鄉的最後一天,和煦的天氣催促著我們到戶外踩踩冬天尾巴的樣貌,
考慮兩個年幼的孩子禁不起塞車潮可能帶來的不適,
決定就到附近的「國立台灣工藝發展中心」(原:手工藝研究中心)
的廣大草皮去滾滾身體(我跟弟弟妹妹小時候的確是滾在那片草皮上的),
九二一地震後,離開家鄉到北部生活,
再度回到這裡,已是帶了一個家庭。
十年,好像就這麼輕易的消失在宇宙間。
適逢手工藝研究中心舉辦活動,才停好車,
女兒的目光就被舞台上跳舞的動物娃娃吸引,
目不轉睛的央求我們帶她去跟他們握握手,
害羞的安妮要外公抱著才洩下偽裝的害羞表情,嶄露笑顏。
舞台旁邊是園遊會的攤位。
傍晚四點鐘是最適合享受點心的時刻,
「林老師咖啡攤」,在角落傳出了撲鼻的咖啡香,
爸爸說林老師煮的咖啡嚐起來有深度,
基於支持的立場,央我們上前點了一杯略帶苦味的「黃金曼特寧」,
與平常每日習慣喝的「曼巴」多了一層濃郁潤喉的口感,
爸爸的評論是,這是林老師經驗累積使用其他不同烘焙方法
的多種咖啡豆調和而成的咖啡。
喝了這麼多年的咖啡,對於專業知識的瞭解,仍止於皮毛,
一樣是使用虹吸式的煮法,卻因咖啡豆的選擇以及煮的技巧,
得到截然不同的口感。
距離上次見到林老師,已經是二十幾年後的今天,
當初學校那個年輕有為的師表,臉上多了許多歲月的痕跡,
不過很開心的是他在退休後依然擁有另一片可以揮灑的天空,
除了接受勞委會委託開立咖啡班,
私底下也招收學生教授咖啡專業學問與烹煮技巧,
並輔導有志學子行動咖啡的創業,
雖然沒有華麗的行銷包裝,
呈現於世人面前的是一股認真踏實的力量,傳承給殷殷學子。
瀏覽了林老師的部落格後,
才發現他其中一個專長就是煮「愛爾蘭咖啡」,
這個具有高難度烹煮技巧的雞尾酒咖啡,既非酒亦非咖啡,
希望下次再見到他,可以喝到這一直沒有機會品嚐,
背隱藏一個動人心弦故事的Irish Coffee!
林老師部落格
http://tw.blog.yahoo.com.tw/coffee_teacher
國立台灣工藝發展中心
這是一個非常適合親子同遊的好地方,
若玩膩了公園或是逛膩了遊樂區,
來一趟手工藝研究中心,培養一下文化深度吧!
跟以往的印象不同的是,除了古藝品長期展示,
多的是更以孩子角度設計的活動與展覽,推薦給中彰投的家庭,
以及有機會來中部旅行的朋友們。
愛爾蘭咖啡的故事:
(以下內容取自http://linux.ttjhs.chc.edu.tw/~yen/blue.htm#1 )
這是個都柏林機場的酒保為了一位美麗的空姐所調製的。 他覺得她就像愛爾蘭威士忌一樣,濃香而醇美。 可是她每次來到吧檯,總 是隨著心情點著不同的咖啡,從未點過雞尾酒。 這位酒保擅長的是調雞尾酒呀,他很希望她能喝一杯他親手 為她調製的雞尾酒。 後來他終於想到了辦法,把他覺得像愛爾蘭威士忌的女孩與咖啡結合, 成為一種新的飲 料。 然後把它取名為愛爾蘭咖啡,加入 Menu裏,希望女孩能夠發現。 只可惜這位女孩,她並不是細心謹慎 的人,所以一直沒有發現愛爾蘭咖啡。 酒保也從未提醒她,只是在吧檯內做他份內的工作, 然後期待女孩每 隔一段時間的光臨。 後來她終於發現了愛爾蘭咖啡,並且點了它。 酒保花了整整一年心血創造愛爾蘭咖啡當他第一次替她煮愛爾蘭咖啡時, 因為激動而流下眼淚。 為了怕被她看到,他用手指將眼淚擦去,然後偷偷用眼淚在愛爾蘭咖啡杯口畫了一圈。 所以第一口愛爾蘭咖啡的味道,帶著思念被壓抑許久後所發酵的味道 。 而她也成了第一位點愛爾蘭咖啡的客人。 那位空姐非常喜歡愛爾蘭咖啡,此後只要一停留在都柏林機場, 便會點一杯愛爾蘭咖啡。 久而久之,他們倆人變得很熟識,空姐會跟他說世界各國的趣事, 酒保則教她煮愛爾蘭咖啡。 直到有一天,她決定不再當空姐,跟他說Farewell,他們的故事才結束。 Farewell,不會再見的再見,跟Goodbye不太一樣。 他最後一次為她煮愛爾蘭咖啡時,就是問了她這麼一句:Want some tear drops? 因為他還是希望她能體會思念發酵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