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腦協調訓練】專注力大考驗之「倒水」遊戲(三歲)
這是一個不必花錢也可以在家訓練幼兒專注力的小遊戲。
忙碌的馬麻在做家事的時間裡,運用這個孩子可以一個人玩的『倒水遊戲』,訓練寶貝們的小動作協調性,也刺激小腦袋瓜思考「該如何把大管子裡的水,不溢出的倒進小管子裡呢?」
遊戲的發想是來自擺放在霍爾拔書桌上那一堆即將被遺棄的試管們。
有天在幫霍爾擦拭桌面時,安妮一直吵著要吃糖果,為了控制這些被添加過多人工色素的零食,媽媽經常都要隨機應變,想出一些「撇布」來轉移小孩的注意力。
當下腦裡的神經元像觸電般「茲哩」一聲,映著兩個燈泡的雙眼直視著桌上那一大一小的試管兄弟。
對!只要把水放進試管裡,鐵定讓安妮費個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將試管裡的水換到另一個試管。就醬辦!
不知道安妮會不會玩到一半就中途放棄呢?
《準備道具》
- 50ml試管 1個
- 15ml試管1個
- 水
不一定要用試管,馬迷們可利用兩個養樂多的空瓶,給北鼻們做練習,同樣可以達到目的。或是身邊有任何瓶子重量與養樂多相當的,都可以當作遊戲的道具喔!
無聊的我還真的將這兩種瓶子放到食物秤上頭,認真的用「科學實事求證」的態度,看看瓶子的實際重量跟手感差距多大。
養樂多空瓶的重量約7克,還比試管空瓶的重量11克輕一點,對肌力尚未強壯的幼兒來說,可輕鬆的握起空瓶而不致太費力。如此才可將注意力全神貫注在「倒水遊戲」上面。
不過以手感來說,兩種瓶子都算是很輕的啦!
反而像養多瓶子這種隨手可得的材料對大部分的家庭還比較平易近人些。XD
而關鍵著入水困難度的瓶口大小,Enzou麻也真的實際比過。
養樂多的瓶子口徑與試管口徑相當,玩倒水的難度可謂相同。
左邊:50ml試管。右邊:養樂多空瓶
《玩法圖解》
一開始就給當時2歲8個月的安妮這個難度較高的專注力訓練,曾一度質疑孩子的能力是否已足夠,但終究遊戲是可透過不斷練習,讓孩子享受過程帶來的收穫,進而達到實際能力的提昇。
整體而言,安妮手指頭的抓握肌力已可穩定的操控兩個試管,但要將A試管中的水一滴也不露的倒進口徑較小的B試管,琢磨掉她許多練習的時間呢。
☆圖一:
安妮是右撇子,於是我請她將大試管用右手握住,左手則握著小試管。
大試管中只盛裝5毫升的水,不敢裝太滿乃是考慮到一開始操作的熟練度較差,少量的水玩起來比較容易成功,對建立遊戲開始的成就感有幫助。
再則,少量的水若不幸溢出,也不容易讓桌面鬧水災,把鼻馬迷就無法專心做雜事。
☆圖二:
對於這個新鮮的玩法,安妮好專心,全神貫注的盯著手中的兩根試管,心裡一定想著「大管管的水要怎麼樣才會跑到小管管呢?」
☆圖三:
乾脆把大管管丟在旁邊,認真的研究起這小管子。
☆圖四:『成功了!』
給孩子思考的機會與時間,且不予催促,小腦袋瓜的神經網絡就可以發展得更綿密。
雖然我不是兒童發展專家,以過去受到科學環境的耳濡目染所培養的基本嘗試,孩子透過不斷地練習,促成腦神經間互相連結,對孩子長大後各方面的能力有正面的幫助,例如,解決事情的能力、邏輯思考能力、面對挫折的能力等等。
❤從安妮臉上的表情,我瞭解,成功給人帶來的喜悅,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
其實管子裡面的水只剩下一滴滴,安妮還是玩得很開心。
安妮現在3歲了,再度拿出這些道具,考驗一下手腦協調能力,是否再成熟一點呢?請看下去… …
果真雙手真的可以熟練的玩起這個倒水遊戲了。若有溢出來的水,都是因為動作太快而導致,已非瓶口對不準的關係了。
也可以使用不同的道具相互倒水喔~
操作養樂多瓶,好像比操作試管還要容易呢!
✿番外紀實
小子一拿到新的試管,只想把它往嘴裡塞(尚未脫離口欲期)。
最近一直說自己是北鼻的姊姊,媽媽懷疑她仍懷念著用嘴巴探索世界的嬰兒期,看了也跟著把試管往嘴裡放。
(他們說要『吃了它』um...um...)
✿後記:
這個遊戲其實也適合在寶貝們洗澡的時候玩,比較不會把周遭環境弄濕,把鼻馬迷要花些時間清理。
對年紀比較小或是小肌肉發育尚未成熟的小孩,『漱口杯』也是一個可以代替的道具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