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永和誠品_20141128  

親子就醬玩出版社為我的書設計了一個活動,讓參與留言的讀者有機會獲得贈書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雖然提供的贈書數量相當有限,很意外的,從活動中我收到了很多同為母親的鼓勵與支持,對我來說,這是一份珍貴的禮物,尤其,在彼此皆素未謀面的情況下,讀者願意於忙碌的生活中在我的書上停留一分鐘,我心懷感激,也期盼你們都能因此找到一份安定內心的力量與沉澱的空間。

 

 

特別挑出幾個讀者的問題,於此一一回覆。

 

當外出時遇到2位小朋友同時在吵鬧,或同時要你照顧時,該怎麼處理?

 

安佐媽的回覆>>>這個情況不諱言的,在我與安妮、佐弟身上幾乎是每天重複在發生的,姊弟倆爭論、吵架的對大人來說幾乎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例如:為什麼他有三個水壺,我只有兩個?為什麼他可以搶先上車?雖然心裡了解這是孩子成長會經歷的過程,尤其是同時養育著兩個孩子,當他們又開始吵架,我盡量這樣安慰自己「吵架是一種溝通過程,不吵架的兄弟姊妹不是真感情」(但也有幾次被兩個孩子激怒的時候)。

 

有一次,我們家四口一同外出,又遇到姊弟倆為了老掉牙的問題再度燃起戰火,這次我厭倦了讓自己的情緒跟隨孩子波動,一個在心裡暫存了一陣子的點子在此時有了比較具體的架構,那怕是只能使用一段時間,亦或效果有限,我總得讓他們試試看。當佐弟故意搶走安妮姊姊的座位,我看著又以哭泣作為武器的安妮,告訴她:「我也不知道弟弟為什麼要搶你的位置,可能是覺得看你哭很好玩吧!這樣好了,你沒有跟他計較,這是你有包容心,我們回去做一個品格存摺,我給你存進一個點數,好不好?」

DSC08228   

原先想著,還沒上小學的孩子對於「存摺」能有幾分概念,但此話一出,搶走姊姊座位的佐弟,竟離開位置,說:「我讓你坐好了,這樣我也有一個包容…」

 

如果說,兄弟姊妹之間難免存在著競爭心態,不如給他們一個比較正面的競爭方法,在我們的品格存摺裡,列舉了「信用(說話算話)、誠實、包容、勇敢、禮貌、可溝通、守時、孝順」這幾個項目,只要孩子們有做到這幾點,我就為他們紀錄實現的日期、事蹟,並在方格中貼上一個紅色點點貼紙,讓他們累積一段時間,再一起來回顧過去曾經為對方做過的忍讓以及良好品格。

 

後來,我沒有給佐弟一個包容貼紙,因為他已經搶走姊姊的位置,再給他包容點數有些說不過去,但你知道沒有正面肯定的話,他可能不會善罷干休,尤其在喧擾的路邊,於是,我告訴佐弟:「媽媽給你一個『可溝通』的點數,雖然你搶走姊姊的座位,但這一次你有進步,可以接受別人的意見,願意跟我們溝通,而不是繼續霸佔人家的位置。」

 

這個品格存摺的方法,為我們化解了很多次的手足征戰,雖然,安妮、佐弟依然是沒有停止吵架,但何須去禁止他們吵呢?我們要做的是,偶爾關上自己的耳朵就好了,他們是在了解彼此、探討人性的本質呢!

DSC08230  

 

 

長軰就是寵或是不讓孩子哭時,該怎麼與他溝通呢?

 

安佐媽的回覆>>>哭,對還不會說話的嬰兒來說,是一種溝通方式,哭,對大一點的孩子來說,是一種情緒反應,有時候也可能被當成是一種武器,尤其他知道語言能力不如大人時。

 

當既有的教養模式裡添加了長輩干擾的成分,情勢的確就比較不單純,但這也是一種社會的常態,就像霍爾先生經常對我說的,「我們不是生活在無菌室裏」,既然不可能為孩子創造一個沒有細菌、病毒的空間,那麼人際與社會關係也是如此阿,雖然長輩的教養方式不見得是正確的,這方面反倒是考驗著當父母的我們,在孩子面前該用何種處事方式作為身教示範呢?於我來說,經常有做得不好的時候,尤其,作為全職母親的時間到達一個瓶頸,很容易為了堅持教養理念而冒著得罪長輩的風險,經過自省後,覺得當初應該有更好的做法,人,就是這樣子不斷淬煉成長的吧!

 

當長輩不讓孩子哭時,我盡可能的去了解當時的狀況,假若是因為孩子生氣而哭,我比較常把孩子帶到房間裡,關上門,讓孩子跟我單獨相處,他可以坐在一張椅子上,或者乾脆讓我抱著(如果我沒有情緒反應的話),然後,直接跟孩子說:「你哭吧!媽媽讓你哭,你可以哭,哭是很正常的,因為我知道你很生氣。」等到孩子的情緒平靜下來,再好好的跟孩子聊聊天,這個時候我們說的「話」才算話,孩子比較容易接受我們的想法。

 

至於該不該跟長輩溝通,我的想法是,如果你的溝通能力很好,那道可以試試看,如果像我一樣,不太擅長用口語表達,那麼,我寧願跟我的孩子溝通,阿公阿嬤的孫子有一天會長大,大到可以理解自己的情緒反應,大到可以跟長輩說道理,那個時候,阿公阿媽就會了解,但是,所謂的道理或者觀念對已超過耳順年紀的長輩來說,可能也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只需要讓孩子了解他們受到阿公阿媽的疼愛就夠了,作為母親的我們,能盡可能的幫孩子找到情緒宣洩的出口,那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有時難免在面對孩子時會克制不了自己脾氣,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我正面能量

 

安佐媽的回覆>>>坦白說,最近的我也是這樣呢!不過,我很清楚為什麼會對孩子不耐煩,除了是我不夠了解孩子之外,大部分是來自我的生活壓力,就如本書的封面所言「當孩子犯錯,先別急著訓斥,給自己一些時間做自我觀察及自省,也許令人生氣的源頭,就是自己呢!」

 

 

決定終結假日父母生活…請育嬰假當全職媽媽就是為了陪伴孩子…但整天和孩子在一起…才發現教養規則建立的重要…希望藉由你的經驗…讓我陪伴孩子時更明確知道自己該如何做到最有品質的陪伴…教養出有愛但也有規矩不任性的孩子…

 

安佐媽的回覆>>>很替你高興做了這樣的決定!成長,是一種不可逆的反應,時間,也不會給我們重複的陪伴機會,當我們體會到教養的難處,那是一件好事,表示我們意識到得真心的去認識孩子並了解自我,對親子之間來說,是正面的。

 

安妮並不是很乖很乖的孩子,經常有自己的想法與情緒反應,但當他突如其來的湊近我的耳邊說「媽媽,我好愛你」,就彷彿被施了魔法一樣,自然的對她回以溫柔的笑容,這對當媽媽的人而言,就是一種讓我們堅持下去的能量啊!

 

佐弟是個男孩,當大腦負責調節情緒的部分被激發而不可收拾,是會出現一些自己都無法控制的暴力行為,當我剛開始看見這樣的狀況時,心裡是相當不能接受的,認為這孩子到底怎麼了,怎麼會有這樣的暴力行為呢?是不是小時候我打了他手心的關係,因而感到自責。有一次,我帶著再度失控的弟弟進到房間,任由他去發洩,但只要他伸出手想打我,我就抱著棉被,我請他打棉被來發洩,後來,聰明的他知道若破壞我的保溫瓶會讓我更生氣,於是,他拿起我的保溫瓶往地板上狠狠的重摔,只見我無動於衷的坐在角落的椅子上,就這樣,在他把情緒透過瓶子發洩完後,他四肢癱軟的躺在我的身上,我只問他一句:「現在有沒有舒服一點?」並讚美他,還好沒有傷害媽媽,而恣意發洩後得承擔的結果,就是地板上那已經損壞的坑洞,我願意給男孩更多的時間去體會,也願意繼續帶著他找到適合自己的發洩方式,因為這樣,隔天我們去買了一顆球,在球場上玩得好開心。

 

我很開心,當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我有這麼一次願意給孩子機會,若非如此,我的孩子不會找到一個讓精力與情緒發洩的管道啊!

 

 

妳是一個很棒的媽媽!藉由妳的書,讓我更加能成為一個稱職的媽媽!期待妳的下一本書……

 

安佐媽的回覆>>>很謝謝妳的鼓勵!隨著孩子越來越大,我反而有一種「當媽媽不要過度認真」的體會,當然,在孩子還是個嬰兒的時候,我們真的得對他們的生活照料負起大部分的責任,但孩子長大的速度是我們難以提防的,當安妮告訴我學校的小男生想跟他談戀愛時,我意識到得試著忘記自己是媽媽這個身分,必須當眼前這個六歲不到的小女生的朋友呢!

  

 

看了這篇文章,發現自己有好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真的會很想知道安佐的媽還有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可以分享讓我們知道的呦!

 

安佐媽的回覆>>>看完你的留言,有一種得再認真一點寫文章的感覺出現了(安妮開學以後,我的生活沒有比較悠哉,連帶影響到寫文章的速度,還希望你們見諒唷~)

 

 

家中有獨子,大家總是對他呵護備至,不過您的教養方式,讓我重新思考,有時候還是大家合力"放手",小孩才會真正的長大!

 

安佐媽的回覆>>>呵護本身是沒有錯的,若以「人」的角度來探討,成長所需要的元素除了愛以外,還需要更多,例如:成就感、自信、勇氣…。放手,便是一種讓人進行自我檢視的挑戰,從實作的經驗中累積挫折忍受力,憑藉著觀察力去模仿有成功經驗的人,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以上,適用於家事的練習、購物的練習…。

 

孩子如果願意自己做,就試著給他們機會吧!例如洗一個碗,他們可能花上比大人要多出一倍的時間,也不一定能把碗洗乾淨,不過回頭想想,我們根本不應該期待他們把碗洗乾淨啊(他們的肌肉發育未成熟、實作的經驗可能也還不夠)!而放手讓孩子做家事的目的,應該擺在讓一個家庭裡所有的成員都了解所謂「責任」的意義,慢慢地累積家庭凝聚力,那麼,這個靠大家奉獻所築起的避風港,將會是相當堅固的,足以保護所有成員的。

 

 

雖然我的小孩已經成家立業了,安佐媽的教養方式還是很值得我再三咀嚼!

 

安佐媽的回覆>>>有學長學姊的加持,對像我這樣正在修課的媽媽來說,絕對是一種讓我繼續努力下去的能量喔!

 

 

大人常常忙著自己的事,有時候孩子搗蛋,也只是想引起我們的關注~ 的確,「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安佐媽的回覆>>>真的是這樣呢!我想,那是因為你也了解你的孩子呢!安妮每周有固定的美勞課,有一次他帶了一個比他個頭還高的長頸鹿作品回家,全家人都稱讚她好厲害啊!想不到佐弟竟趁機破壞這隻長頸鹿,惹得姊姊很生氣,而我分析破壞行為背後的意涵,八成是羨慕姊姊可以上美勞課,可以做出一個讓大家都誇口說讚的作品,因為佐弟也期待著有一天他能夠上美勞課…

 

如果,我們沒有花時間從陪伴中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又該如何去幫助孩子於成長過程中發生的大大小小狀況呢?陪伴,不在量的多寡,在於與孩子交心的頻率。

 

 

我是三個孩子的媽,總是覚得每日時間不夠用,常常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只是陪伴,哪怕是像買東西付帳都能夠陪伴孩子一起成長進步~我會再加油

 

安佐媽的回覆>>>三個孩子,很不容易呢!我常常覺得,讓孩子自己做,比起自己一個人獨攬工作要來得費時費力多了,但是,安妮與佐弟並不是每件事情都要求自己做,生活中的大小雜事,多半還是由我們當父母的得承擔責任,例如說:洗碗。當佐弟主動表示想要洗碗,那麼我就不能拒絕,因為他想要分擔責任的心意是可貴的,哪怕我得從旁協助,一一檢查每一個碗是否洗乾淨,然後協助他把沖淨的碗放到烘碗機。讓孩子付錢呢,這就讓我覺得可以輕鬆的放手,我只需要把剛剛好或者超過一點點的錢交給孩子,然後,站在後面欣賞他們模仿大人的可愛模樣就夠了,我們小時候不也是這樣幫媽媽去巷口的雜貨店買雞蛋、醬油才訓練起付錢的膽量的嗎?

 

 

陪伴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陪伴,也將是人生最美好的回憶。

 

安佐媽的回覆>>>就如同我在部落格的標題:

有一天,孩子離家,我想他們,就來文字裡找。
有一天,母親年老,孩子想我,也來文字裡找。
這個部落格,就是送給彼此一份叫做《掛念》的禮物,是一個時間被允許停留的地方。

 

我想為彼此的陪伴,留下一個痕跡,讓我平凡又微弱的人生顯得偉大。

 

 

如何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不口出惡言(不說傷人的話語,不動手打人),很多方法都試過了,快沒招的專職媽媽!

 

安佐媽的回覆>>>情緒管理,不光是小孩,對大人來說,也是一門需要學習的課程呢!讓我們先檢視自己,如果身教沒有問題,那麼,作為管教者的責任便是去幫助孩子找到適合的發洩方式,我記得有一本書叫做《我好生氣》,裏頭讓孩子知道他為什麼生氣,以及生氣時可以怎麼做,事實上,我也跟佐弟說過,當真的很生氣時,不可以打人,可以去打沙發、打棉被,但目前四歲的佐弟仍舊無法控制得很好,前幾天,他的情緒失控,一度想要打我,我抱起棉被,請他用力打棉被,媽媽不會生氣,而聰明的他知道破壞我的保溫杯會讓我發火,於是便故意拿起保溫杯用力的往地上摔,我視若無睹,只是安靜的坐在旁邊讓他盡情的發洩,我看到他摔的力道越來越小,最後,癱軟的躺在我的懷裡,我知道他已恢復理智,當下,我因為自己的改變而暗自竊喜,我已經接納孩子這樣連他自己都不曉得怎麼回事的行為,若非如此,我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將很難往前再進一步。事後,我請佐弟自己去檢視失控行為背後的代價,「地板破洞、保溫杯微微變形」,從他的表情,我發現這是他第一次了解到用錯發洩方式得到的結果是什麼!當然,我們已經不曉得第幾次在平靜的時候討論該以何種方式宣氣怒氣了。我有一個體認,要孩子學會情緒管理不會是一堂速成的課,因為連我們自己都可能沒有做到好的身教,那麼,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與孩子可能就是必修課。我們一直在找適合的發洩管道,而最有正面幫助的,正是帶著孩子一起去運動。

 

 陪伴事給孩子最好的禮物_fb_bn.png  

 

 

購書方式

 

金石堂網路書店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5280621270&actid=NewBooks

 

 

 

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56321

 

 

 

城邦讀書花園

 

http://www.cite.com.tw/book?id=50809

 

 

 

誠品網路書店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25042374654

 

 

 

iRead灰熊愛讀書

 

https://www.iread.com.tw/ProdDetails.aspx?prodid=B000316296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全站熱搜

    Enzou 安佐的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