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大獎四季系列】
春天、夏天、夏夜、秋天、冬天,大家都在做什麼? (豐富試讀開箱)
文末有贈書活動辦法喔!
文很長很豐富,請在有時間、有耐心的時候好好看。 (花了我很多時間產出的)
真心覺得,這個年代的孩子在閱讀題材的選擇是很多元、很豐富的,就算是你想要閱讀的繪本在台灣還沒有中譯本,假若你有熱忱,仍舊可以從各大訂書網站去購得原文書。印象中,在我自己的童年時光裡,只講得出來中國民間故事那一套書,是媽媽特地送給我在漫長的暑假裡閱讀的禮物,跟這次要介紹的羅陶蘇珊娜的作品完全不同,那一套書多半是文字(適合已經有閱讀能力的小孩),嚴格說來是屬於童書,而不是繪本。
至於什麼是繪本?
郝廣才先生寫的《好繪本如何好》裏頭有很棒的介紹。
羅陶蘇珊娜在2016年獲得國際安徒生大獎,這一套四季繪本+夏夜(共五本)是她最受讚譽的代表作,幾乎沒有閱讀門檻,當寶寶開始對這個世界感到好奇,開始發展他的認知能力,他就會跟這一套書的某一個畫面有感應。
舉例來說,在《夏天,大家都在做什麼?》的封面,有一個寶寶躺在野餐墊上玩球,這個人物就跟幼兒有連結,因為書上這個寶寶在做的事情就跟自己一樣,他的世界裡有玩具、奶瓶與母親,陪伴在一旁的就是寶寶的母親,那麼,這不就像是正在育兒階段的我們,最享受的日常生活嗎?
(擷取自《夏天,大家都在做什麼?》封面)
故事就是這樣延伸開來的,這也是作者羅陶蘇珊娜最高明的地方,讀者想要從任何一個畫面開始閱讀都是無障礙的,而讀者本身的年齡、身分也幾乎都沒有被設限,你可能是幼兒園老師,或是...
對某種動物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喜愛,
(奧斯卡,他超愛天鵝,在夏天封面有介紹他)
也許你正在談戀愛,
(夏天百貨公司前一對親吻的情侶)
對於閱讀有一種無可自拔的陶醉…
(冬天,坐在公車上的拉拉)…
不知道是不是德國文化的關係,我認為羅陶蘇珊娜畫這一系列的繪本,把重點放在「日常生活」的小事(頗呼應繪本的題目:大家都在做什麼?),也就是說,不管讀者的身分職業是什麼,在每個季節裡都有自然界的脈絡、有人類的文化活動、有一些奇妙的事情,一個人在日常中會產生獨特的經歷,一群人之間也會因為某些因素而產生共同經歷,然後產生連結與共同的情感與回憶。
世界本來就是如此,我們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身分,有著不同的想法,有時候也曾做過不好的事,但我們每天都是這樣生活著,當中,會有一些人跟我們有了連結,可能是因為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朋友...
(夏天,蘇珊娜在公園舉行露天生日派對/擷取自《夏天,大家都在做什麼?》)
或者要共同去完成某一件事...
(夏天,小雷娜與小萊斯跟湯瑪斯要去跳蚤市場賣家裡清出來的舊東西/擷取自《夏天,大家都在做什麼?》)
或者因為一隻逃家的鸚鵡而導致一場意外,把大家集合在同一個空間...
(擷取自《冬天,大家都在做什麼?》)
就出版先後次序來說,最先是冬天,春天,夏天,秋天,後來又出版夏夜,意思就是說,如果按照事情發生的經過來編故事的話,按照這個季節順序來看的話,可以看到一年四季裡的發展變化。
可是有一種電影形式,有所謂的前章,編劇不告訴你過去發生的事情,但是你可以自己往回推去找答案,如果你想從最後一本開始看,或是最後一頁開始看,也完全沒有問題,這種思考邏輯反而更好玩,在觀看的同時常發出像是「哦…原來是這樣啊!」的讚嘆聲!
先對這一次五南出版的四季套書做一個簡介吧!
一套共五本書(秋天、夏天、春天、冬天、夏夜) 附贈 導讀手冊
封面(背面)有人物介紹,也交代了這些人可能要做什麼?讀者也可以按所提供的線索去書頁中找答案。
五本書一起擺在書櫃中,很像在欣賞藝術品
(事實上,羅陶蘇珊娜的作品真的很有藝術價值,不單單只是繪本而已)。
以《夏夜,大家都在做什麼》來介紹繪本裡的「七大場景」:
★ 翻開封面後,就直接來到第一場景「草原上的小公寓」
★ 場景二「農場、修車廠和加油站」
到了晚上,街道上人煙稀少,人...除了在家休息準備睡覺,德國人的夏夜,都去了哪裡?都在做什麼呢?
★ 場景三「火車站」
光是這裡,就可以問問孩子:「你知道現在幾點嗎?溫度是幾度呢?」
★ 場景四「教堂旁的幼稚園工地和文化中心」
► 你會把焦點放在誰身上?
我 ...其實對(右側中間)戴黑帽穿綠衣的奧斯卡很好奇!
因為他的身邊總是會搭配白鵝的出現,到底那隻白鵝是他的寵物?或是有其他可能性?
►眼尖的兒子,一看到文化中心1樓的看板,就發現那是繪本「野獸國」的圖片,我想,桑達克的作品也真的是經典之一了。
★ 場景五「老城市集廣場」
有人正在犯罪哦~
Q:是誰報的案呢?
★ 場景六「百貨公司」
★ 場景七「大公園」
夏夜裡,大公園裡有煙火可以欣賞,也有一排美麗的燈火相互輝映著,搭配街頭藝人阿羅的吉他聲,哇~好適合來場約會喔~
如何切入四季系列的無字書?
其實家長不用擔心無字書沒有文字,不知道要怎麼講故事給孩子聽?
為孩子講故事的重點在於跟孩子一起玩,看到什麼、想講什麼,就直接說出來,親子共讀最棒的境界在於跟孩子一起享受很親密、很快樂的氛圍,至於要練習甚麼口語表達能力如此的期望,千萬不要在親子時光中,給自己無形中的壓力,孩子不會因為唸完幾本書就很會說故事,但是孩子會因為跟我們一起共同經歷書本的內容,在每日生活中跟你的生活有連結,然後覺得很愛你(^_^)!
當閱讀已經成為生活習慣,父母所期望孩子擁有的閱讀力、口語表達能力...等,就會慢慢被看見。
以我家的狀況來說,親子共讀的習慣在孩子六個月大左右(甚至更早)就開始進行,目前最大的孩子預備升三年級,閱讀對她來說,被擺在所有功課的第一樣,我沒有強迫他閱讀,有時,甚至必須禁止他閱讀(禁止閱讀等於是剝奪他的自由,已經是很嚴厲的處罰)。
在姐姐的口語能力來說,的確是很能言善道,比起媽媽要好上太多(媽媽常罵人罵到舌頭打結,也說不過她 ← 這算不算是閱讀的缺點啊?),或許真是閱讀有使上力吧!
不過如果你還是不知道要怎麼切入這套無字書的話,我建議可以…
先從每一本書的封面開始探索畫面與選定人物。
以《冬天》這本來說,如果你的孩子喜歡車子(這是很多男孩的共同點) ,那麼,他的視覺通常不會忽略這一台藍色26號公車,那就從這一台車開始吧!
26號公車在沿途會經過六個站:小公寓站à車站à文化中心站à老城市集站à百貨公司à大公園站。
可別小看這一台公車,光是車上的人物,就可以延伸出很多很多的故事了。
我們可以一起來看,在公車到達小公寓這一站之前,有哪些人已經在車上?
剛好這些人在書本封面都有介紹,為了讓故事比較好說下去,可以先把他們的名字記下來。
如果自覺記憶力不太好(像我) ,可以根據人物的特徵來記。
例如:
◎坐在公車最後面的金色短髮女生她叫做拉拉
à對於閱讀喜愛,到了一個無可自拔的程度
◎戴黑色帽子,臉上有鬍渣並帶著一把吉他,他叫阿羅
à來自南美洲 (其實從阿羅身上的吉他,就可以開始推想他可能是做什麼的?)
◎在阿羅前面,頭戴造型奇特帽子的人是蘇珊娜 (與本書作者同名)
à個人認為,她似乎可以寫一個「帽子與我」的奇遇故事了。
◎坐在車子中段的是莉卡媽媽與她的寶寶
瞧,寶寶正要扯下蘇珊娜的帽子呢!
以上這些人物,那一個人身上的元素是可以跟你取得連結的呢?
以我這個已經是母親的人來說,會去注意到莉卡的。同時,我也告訴女兒,她就像拉拉一樣,連走在路上都捨不得放下手中的漫畫書。好的,接下來就把自己想像成這個跟你有共同特徵的人,開始在維林根小鎮裡過生活吧!
在這個場景裡,可以跟孩子一起玩一個遊戲:猜猜那些人準備要搭公車?
《冬天,大家都在做什麼?》
當然,從公車站牌附近搜尋是正確的觀點,但別遺漏在公寓裡是不是有人正匆忙的想趕上公車呢?
如果你有一個學齡前的孩子,我想你們應該喜歡玩數一數的遊戲吧?
那麼,就來數一數每一站有幾個人上車?公車上一共有幾個人?這一站有幾個人下車?剩下幾個人?
(你知道誰在這一站下公車嗎?/擷取自《冬天,大家都在做什麼?》)
對有好奇心的人來說,從公車上的人物,就會開始想要知道他們搭上公車後,要去什麼地方?
在封面的背面,作者提到了蘇珊娜必須去買一頂新帽子,於是你會想知道為什麼?
為什麼必須去買?只要視線一直跟著蘇珊娜走,你就會知道了!
但蘇珊娜最終的目的是大公園旁的咖啡屋,原來她有一場朋友之間的聚會,看他們臉上的表情,似乎在聽這位金髮黑鬍子的朋友訴說發生意外的經過喔!原以為作者會安排蘇珊娜與這個男子交往(原來我也有編劇魂),但看了冬天之後的《春天,大家都在做什麼》後,卻有不太一樣的劇情走勢喔!
(你知道誰在這一站下公車嗎?/《冬天,大家都在做什麼?》)
在羅陶蘇珊娜的四季系列中,描繪了幾段男女之間相遇、相識到戀愛的過程,在春天這個百花齊放的季節裡,每天都到公園慢跑的老曼遇到了艾兒,仔細的翻頁後,你就知道他們在哪一個場景裡相識。
(老曼與艾兒的相遇經過)
蘇珊娜也在春天裡,開始約會...
(八卦八卦:你看到蘇珊娜正在跟誰約會嗎?)
如果你已經開始愛上羅陶筆下維林根小鎮的故事,對於四季的變化或者身上帶有偵探魂,那我會強烈建議你在蒐集好一套五冊後,做同步的串聯與並聯觀察。
把兩本不同季節的書擺在一起,就可以馬上玩比一比的遊戲了!
很快的,孩子會發現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喔!(我們家百玩不厭)
如果你仔細觀察,在不同的季節中,因為時間是往前走的,人、事、物也會跟著有一些變化,也可以比較看看這三層公寓的內部裝潢擺設,是不是有哪些變化呢?
《插嘴一下》 上面這一本「春天,大家都在做什麼」,屋頂上的煙囪有一個穿黑衣服的人,是的是的,你也可以猜猜看他為什麼要站在煙囪旁?不過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台灣的建築好像沒有煙囪!但是,我還是想到一個跟煙囪有相同功能的排煙管(哈哈,這也算是煙囪吧!)
在四季裡面,羅陶蘇珊娜的故事架構依照季節變換,安排了應景的人文活動,維林根小鎮的居民們,循著每個季節的活動過生活。
冬天→老城(場景五)有耶誕市集、文化中心(場景四)有耶誕音樂會
春天→春暖花開的季節(有人戀愛了)、文化中心(場景四)有朗讀活動與恐龍展
夏天→老城(場景五)有跳蚤市場、大公園裡(場景七)正舉行蘇珊娜的生日派對、文化中心(場景四)有大型騎士展
秋天→幼兒園舉辦落成典禮燈籠大遊行、文化中心(場景四)舉辦大型秋天慶典(南瓜大賽)
夏夜→大公園裡舉辦煙火慶典(場景七)、文化中心(場景四)的閱讀之夜活動(弟弟一看就發現野獸國的繪本圖片)
很多人看到這套書,一定會跟家喻戶曉的尋找威利聯想在一起,的確,他們之間有相似之處,以大眾的角度看來,同樣都是偏向於「尋找人物」的繪本,但馬丁韓福特把威利設定為第一主角,羅陶蘇珊娜則讓讀者自己決定誰是故事的主角。
以我的閱讀觀點,羅陶蘇珊娜的四季系列無字書,重點應該畫在日常生活中的枝微末節中,因為人而產生的行為多樣化。
另外一個重點在,圖畫的時空背景就是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隨便一個畫面都可以跟你立刻產生連結,我們就照著書裡四季的規律節奏在生活著、長大著,或者凋零著,四季變化,生生不息,這就是我們的生活常態。
羅陶蘇珊娜把我們的故事全部都畫在繪本裡,而說故事的人,就是你我。
※
出版社在每一冊書裡,都附了一份導讀手冊,內容是由台北市立大學教育學院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的林吟霞副教授負責導讀與設計。
七大場景裡都摘要了幾個人物縮影,並用了一小段文字幫讀者先開啟一個頭,如果我們跟孩子一起欣賞這本書,可以順著這樣的模式,把故事接龍下去,然後,再從聚焦的人物,延伸到與他有關聯的人事物身上,如此,故事就越說越豐富了。
除了場景縮影介紹,在延伸活動中,手冊中也提供了一些玩法介紹,讀者可以參考運用,不過,如果你是一個滿腦點子的創意王,可能不會甘於紙張上的遊戲或者問題,因為《大家都在做什麼》裡面的人物圖像太豐富了,光是設計問題讓孩子去依循線索找答案,就可以想出一連串的問題了。
在看完這一套書後(其實沒有看完,因為看不完),我腦子裡大概有一些構想,可以在漫長的暑假中,讓孩子們每一天都持續閱讀,持續當小偵探找線索,然後期待著他們告訴我新的發現!
先來看看隨書附贈的【親子遊戲】介紹吧!
★ 看圖說故事
每一個季節的場景都可以玩看圖說故事的遊戲喔!
可以問孩子,你今天想要說誰的故事?
弟弟說,他想要講明古斯追老鼠的故事喔!來聽聽看6歲的他怎麼說的呢~
我們在《冬天,大家都在做什麼》出版的時候,就認識了羅陶蘇珊娜的書,所以,弟弟對於公車裡的人物是挺有好感的。
(目光也指向正要扯下蘇珊娜帽子的調皮寶寶,因為此等行為很能引起弟弟的共鳴)
★ 找一找
若以夏夜來玩找一找遊戲的話,手冊裡是這樣設計問題的...
維林根小鎮有很多小動物,有的白天忙著覓食,到了夜晚就呼呼大睡;有些屬於夜行性動物,愈晚活力愈旺盛,因為白天睡飽了!這些動物都在那些場景出沒呢?快把牠們找出來!
P.S.這個遊戲除了有尋找的樂趣,還能從繪本裡認識動物的特性。
◄夏夜裡那些動物已經睡著了?牠們是站著還是臥著睡?
◄那些夜行性動物開心的在夏天夜晚出來活動?除了蝙蝠,你還找到哪幾種小動物呢?
到了春天這一本,可以玩「找出成雙成對的動物」
*春天就是一個生命力旺盛的季節,很多動物在這個季節中,都會找到配偶繁衍下一代
★ 比一比
如果你買套書,可以一起找一找在四季裡的環境變化有哪些?
例如第一個場景裡的公寓,你能說出一樓公寓在屋內的布置有哪些改變嗎?你知道誰住在一樓嗎?
我把兩本書並排,拿出一張紙,想比一比,把兩本封面不同的地方寫出來。
弟弟說:我來寫我來寫!!
弟弟也發現農場的水盆在四季中有變化。
冬天的時候是空空的。
夏夜的時候是注滿水的。
★ 比手畫腳 (適合幼兒)
如果跟你一起閱讀的是2、3歲的幼兒,剛好他們到了喜歡模仿別人的年紀,這個遊戲他們一定很願意配合的。
選定繪本中的任一角色,與孩子玩比手畫腳,訓練肢體表達力。
例如:請比出拉小提琴的動作、溜冰的動作、搭手扶梯的動作(這個我家爸爸最喜歡拿來表演,請各自發揮搞笑的細胞,咳咳...)
★ 疊疊樂 (適合幼兒)
▲ 準備積木或能堆疊的材料,例如:洗乾淨的小石頭、紙箱、水果籃...讓小朋友蓋城堡、農場、百貨公司、車子、樹木...
疊疊樂,能充分發揮創造力,對幼兒的手指、肌肉發展很有幫助。
而,咱家的姐姐到了小二,仍究是喜歡玩幫小狗蓋城堡的遊戲。
(到底是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亦或... ...也好啦!這是小女孩的幸福啊!)
這座城堡,我一直不能把它處理掉...
有一天,她更甚之,說要坐在裡面吃飯...
★ 生日禮物猜一猜
這是《夏天,大家都在做什麼》這一冊裡獨有的玩法設計,因為蘇珊娜的生日在夏天,作者羅陶蘇珊娜在這個季節裡安排了生日派對的活動。 (我強列懷疑,書中的蘇珊娜難道就是作者本人的角色投影嗎??真是偵探魂上身了我)
「蘇珊娜在大公園舉行露天生日派對,參加的朋友們都準備別出心裁的禮物。有的禮物可以從繪本中找到線索,有的禮物還沒打開,快來猜一猜,大家送什麼?」 (出自導讀手冊)
這個遊戲能訓練小朋友對事物外型的認知,以及引導孩子描述每個人送的禮物,加強口說表達能力。
印度朋友桑托斯準備的禮物,從包裝外型來看,你猜是什麼?
妮妮挑的是用藍色包裝紙繫著紅絲帶的超大生日禮物。猜猜看,是什麼?
(這個就有推理的意味在裡面,讀者們要自己翻翻找找喔~)
★ 圖像推理
覺得自己應該可以當偵探的人會喜歡這個玩法! (快快快,tag你的柯南魂朋友一起來玩)
圖形排列由左到右的推理問題:
1.(夏天)火車站附近的人行道有一個不知道是誰遺失的企鵝玩具,你可以找出誰是企鵝的主人嗎?是修女?還是另有其人?
2.(夏天)這個人穿著騎士的衣服,拿著看板在火車站宣傳,你知道看板上的展覽在哪裡舉行嗎?
3.(秋天)這個小女孩提的燈籠,是自己做的?還是買來的?從哪一個場景可以推斷出來?
4.(夏夜)公園裡有個流浪漢在地上放了一頂帽子,蘇珊娜指著這頂帽子,認為這是他遺失的帽子,你能為她佐證嗎?
(天啊!蘇珊娜,你真的非常會掉帽子阿.........)
★ 一日記者追蹤採訪 (夜晚追蹤採訪)
當夜空披著黑色布幕,許多人準備睡覺時,卻有人開始忙個不停,這些人在做什麼?我們陪孩子來當記者,到小鎮的各場景追蹤採訪,透過這個遊戲領略夜晚的小鎮風光。 (出自《夏夜,大家都在做什麼》導讀手冊)
聽聽弟弟講小偷的故事...
他也常常注意到安德雅奶奶!
★ 我會算術 (適合幼兒)
數人、數樹、數鳥、數車…你想得到會有複數的都可以數,幼兒真的很喜歡玩這個遊戲,無論是出門或是在家,都沒有遊戲障礙。依我看,在數完這本書裡的鳥後,小小孩出門後大概也會開始注意樹上有沒有小鳥?有幾隻?(春夏正好是適合到戶外去享受大自然的季節)
(畫面擷取自《夏天,大家都在做什麼?》)
★ 腦筋轉轉彎 (夏天、秋天)
這個遊戲能激發孩子發現問題,並從線索中培養思考與邏輯推理的能力。(文摘自導讀手冊)
左圖:
火車站附近有人掉了一張畫了愛心的卡片,烏鴉把它叼在嘴裡,這一張卡片最後會送到哪裡去呢?
右圖:
櫻桃樹上的「鳥巢?」 上有一根叉子?從誰從哪裡叼來的?
當你知道答案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很有趣,其實...這好像也不是鳥巢,
可是卻被鳥當成鳥巢。你看出來了嗎?那其實是一頂帽子!又是誰的帽子呢?(很好猜喔!)
★ 小小藝術家
在夏天的大公園裡,有一個金髮男子在寫生,可藉由這個主題引導孩子在戶外或室內寫生。
我的心裡一直有個期待,就是跟我的孩子,一起帶著各自的畫畫本,到戶外去寫生~
如果還沒有辦法進行戶外寫生,那就讓孩子畫畫喜歡的動物,也是不錯喔!就已四季系列繪本裡的動物當作題材來話吧!
★ 我是小評審
秋天的時候,小鎮舉辦了南瓜大賽與燈籠大遊行。如果你來當評審,可以評定誰的南瓜最大嗎?
最後燈籠遊行隊伍來到了大公園,基於審美觀是個人主觀意識來決定,我不問孩子:「哪一個最漂亮?」
而是改問:「哪一個你最喜歡?為什麼呢?」
兒子說:「他最喜歡的是這一個!」
他還有自己的想法喔!
問他為什麼喜歡這一個,他回:「因為這是他自己做的,不是買的,我喜歡自己做的燈籠!」
★ 美勞設計
這是很好執行的活動,暑假在家裡可以盡情的玩撕貼畫。
我們把過期的報紙拿來當作材料,每個人可以選定想要創作的季節,最簡單的就是先畫出樹幹與樹汁後,把撕成碎片的報紙(或廣告單)當成葉子(或積雪)貼上去。
那個藍色的就是積雪喔~
(弟弟在選紙的時候,已先預設要做冬天的樹,由於德國的冬天會下雪,必須選用有淺藍色的紙張來做。
這一張是媽媽做的^_^
★ 成雙成對 (春天裡最特別的部分)
春天來了,許多動物都兩兩一組出現,這個主題讓小朋友學習辨識「成對」的動物,同時建立成對就是偶數的概念。
(文摘自《春天,大家都在做什麼》)
剛好,弟弟的幼兒園裡在學習2、4、6、8、10。
★ 我是小書蟲
圖書館舉行閱讀之夜,整夜不打烊,讓愛看書的大、小書蟲盡情看個夠!你也和爸爸、媽媽到圖書館,借幾本圖畫書,在家享受親子閱讀的樂趣!這個活動除了能讓學齡前的孩子知道圖書館有借閱的服務,還可以培養閱讀習慣。
(文摘自《夏夜,大家都在做什麼》)
夜晚,小萊斯在院子裡搭帳棚,拿著手電筒閱讀,這樣會傷眼睛不要模仿喔!(可是...可是... 小書蟲應該都做過這件事吧!XD)
阿姨在這裡強調:看書時記得把檯燈打開,姿勢端正的坐著看書喔~
住在甘斯餐館樓上有個女孩也喜歡閱讀,正點著燈專心看書。接下來,導讀手冊要出任務囉...
請你向她介紹一本有趣的書吧!
其實,孩子的學齡前的時候,我們的確是這樣過生活的,圖書館是三天兩頭就跑一次,每次都借回一大堆的書,除了親子共讀以外,孩子也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看的書,把它們借回家。現在回想起那段時光,心裡頭就覺得暖暖的。
★ 我的大發現(夏夜)
維林根小鎮有形形色色的人、動物,都在忙什麼?彼此之間又有什麼關係?
請從各大場景裡找線索,說出你的看法。這個遊戲可以激發孩子從線索中培養觀察力、思考力、判斷力。(文摘自《夏夜,大家都在做什麼》)
其實這個跟圖像推理有異曲同工之處。
公寓三樓陽台有個大籠子,上面蓋了一塊布,為什麼要蓋著布呢?裡面是一隻...鳥嗎?
這兩隻是黑貓爸爸明古斯和花貓媽媽莫妮卡
,所生下的其中兩隻小貓咪。
Q:你知道一共生了幾隻嗎?
Q:哪一個場景可以看到牠們一家團聚?
自己覺得可以這樣玩…
光是導讀手冊設計的問題就不少,但是,大家在閱讀這一系列書的時候,一定會邊看邊發現有很多故事可以分支出去,可以問的問題,是越來越多。
例如,我自己也想了一堆問題,除了考考自己的觀察力與推理能力,跟孩子一起玩,會發現他們不輸我們大人喔!
我自己想的問題:
Q:你能說出誰是一家人嗎?
Q:你能說出故事人物(例如:福老先生)他的職業嗎?延伸問題可問專長、問嗜好?
Q:請問琪琪的車牌號碼是幾號?(冬天)
Q:在《夏天,大家都在做什麼》一書中,有一個飄走的企鵝造型氣球,它原本是誰的氣球呢?
Q:(延續上題)後來又漂走了一個兔子造型的氣球,怎麼會這樣呢?
Q:從公寓到火車站,26號公車開了多久?(冬天)
Q:妮呢要送給蘇珊娜的禮物,是在哪裡買的?(夏天)
Q:在小公寓旁邊,有一個穿黑衣並且拿著手電筒的人,偷偷摸摸的很像小偷。你能找到他犯罪的證據嗎?是誰發現他犯罪的?(夏夜)
Q:(延續上題)警察大約是幾點接到目擊證人報案的呢?(夏夜)
Q:德國小孩冬天的戶外運動是什麼?
Q:譚雅的小孩在什麼季節出生?
Q:你有辦法說出在夏夜裡文化中心三樓展出的繪本,是那些作者的作品嗎?(繪本迷一起來找答案)
以上,僅是一部分的問題,歡迎大家來接龍,你也可以出題給我們玩!
(歡迎寄到我的信箱:enzouhuang@gmail.com;或是到「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粉絲頁留言給我)
最終考驗:用一張大紙畫出關係表!!!
這個…我把它列為終極目標,最好是大家一起玩,會比較容易完成。
我們的閱讀心得
姊姊 (8歲/小學二年級)
用說的比較直接一點(想聽聽她的分享,請直接點開影片)
他喜歡秋天,對於喜歡收集怪東西的喜鵲很感興趣,提燈籠與南瓜比賽也很好玩。
如果你想聽小姊姊怎麼說,那個,請空下10分鐘來聽聽喔!(姊姊說阿說阿就順便講了一個故事)
弟弟 (6歲/幼兒園大班)
喜歡的原因(一):可以找人物,發現怪怪的東西(他在影片裡有說一個東西怪怪的喔)
喜歡的原因(二):可以做美勞、玩撕貼畫
最後,我想我不能再介紹太多了,我再說下去的話,就變成那種看電影時老是在旁邊說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劇情的討厭鬼了。
===================== 敬請期待 ========================
6/30星期五,金石堂網路書店【獨家】限量30套優先開賣(優惠購書請點我!)
買一本也可以(沒有套書的優惠喔),但是看完會欲罷不能,會想要知道之前的故事,與之後會發生甚麼事,所以我建議大家如果沒有耐心等書從網路書店寄到家的話,一次買一套可以替你省下等書等到焦躁不安罵小孩的這一段過程喔~
延伸閱讀 ▏海狗房東@OKAPI (link!)
順帶一提:7/29(2017) 誠品信義店兒童館有海狗房東的講座喔!
網路購書 ▏ (link!)
金石堂 、博客來 、誠品 、五南文化廣場網路書店、iRead灰熊愛讀書、TAAZE讀冊生活、PCHome
另外,最重要的就是...
為了要獎勵好好看完這一篇落落長文的你,粉絲頁即將舉辦抽獎活動,
在這裡要特別謝謝五南出版社贊助四季系列的套書(五冊),要送給大家喔!
請密切注意粉絲頁的最新消息~
還沒有加入的,這次別錯過喔!
☞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