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許多家庭中主要負責照顧孩子的媽媽,
最擔心的除了孩子生病,就是自己病倒了,
帶來的影響就是日常作息被打亂。
周遭有親人可以替手還算好,若幾乎是夫妻兩人與孩子組成的小家庭,
這時作為主要照顧者的角色,就經常顯得心力交瘁。
但,健康的身體誰不想擁有呢!若是不幸生病了,也非父母之錯啊!
在孩子的角度,或許不一定這麼想,
當出現「比較心態」時,羨慕與嫉妒的情緒就油然而生。
故事中蕾雅的媽媽在孩子的眼中是一個擅廚藝、會跳舞且充滿笑容的媽媽,
對照起茉德的狀況,媽媽因為經常生病,因而無法給孩子最好的陪伴。
書中反應的不過是社會上的常態,每個家庭都有其宿命,
不可能樣樣都完美,每一對父母在伴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必定會遇到每階段不同的問題,
能夠與孩子一起發現問題,進而引導或處理,
也是每一個家庭可以提供給孩子最溫暖的支持。
推薦本書,在於它同時教育了孩子,也教育了家長。
當茉德開始羨慕雷雅的家庭,幸運的,茉德的媽媽發現了孩子怨恨的情緒,
第一時間就先確認茉德的情緒,然後問她:「是不是很難過?」
接著,幫助茉德釐清事實,她生氣的對象其實是「媽媽的病」,
而非「媽媽的人」,
然後,母女兩人一起對「媽媽的病」生氣。
如此作法,讓孩子找到發洩情緒的出口,最後的收場是以「愛」來結尾。
這是一個非常棒的作法,
就像是李坤珊博士一直強調,以「同理心」與我們的孩子相處。
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任何事情只要設身處地的站在對方立場思考,就會獲得迎刃而解的處方。
【我的小小傷口系列叢書】
01不跟你好了! (點這裡~看讀後心得)
02太不公平了!
03爸爸總是不在…
04媽媽生病了…
05都是我的錯
06我有兩個家 (點這裡~看讀後心得)
07狗狗再見
【適讀年齡】3 ~6歲 親子共讀
7歲以上 自己閱讀
【文】艾利克.翁格勒貝爾(Eric Englebert)
【圖】克柔德.K.杜柏瓦(Claude K. Dubois)
【譯】謝蕙心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09年3月
【博客來網路書店連結】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2867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