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沈澱了一天之後,安妮終於問我:「媽媽,『打』這個東西是誰發明的?」

 

孩子,又給了我一次認真思考的機會!

C360_2013-12-07-13-17-21-847   

 

那天,一夥人去了府中,媽媽的手推開了玻璃門後,孩子們就各自往吸引他們的角落走去,就像是公立幼兒園的角落教學,這裡佈置了許多向幼兒們介紹動畫歷史、原理、技巧及美學知識的體驗裝置,對積木一直很著迷的安妮,優先選擇了一個擺放著數個木製立方體的桌子,而這些木頭積木的表面,印刷著不同角色的身體各個部位,是一種讓孩子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的遊戲。

 

一轉身,從耳後5公尺處傳來了一陣嚎啕大哭,無疑,是安妮的聲音。我趨身向前,立刻將她抱入懷裡,在她惹人憐楚的淚水中,我看見了委屈,從她如絲緞般柔滑的髮間,我嗅到了一股不平的氣息,她告訴我,「陌生的小弟弟打了她」。

 

幾個積木,引爆了孩子間的爭吵,社交能力未箴成熟的小男生,一個拳頭揮了出去,他想要沉醉在自己一個人的世界裡。

 

我不忍責備,事實上,男孩的母親隨即就介入現場協助處理了,倒是寧願相信小弟弟會在一次又一次的機會中,習得「分享」所帶來的快樂。唯一,我該做的,就是緊緊的抱著安妮,為她拍背、替她拭淚。

 

C360_2013-12-07-14-12-19-977   

安妮,以為這個不太愉快的經歷會為她帶來夜晚的夢靨,我要她想想其他好的事情。睡前片刻,我的女孩透著晶亮的雙眼,向我問了一個在腦子裡轉了好多圈的問題,他說:「媽媽,我不喜歡這種感覺,我的心裡好不舒服,到底是誰發明『打』這個東西呢?」

 

對啊!到底是誰發明這個討人厭的東西呢?以前,我也沒認真想過。

 

整理一下心裡的思緒,我很慎重的為孩子作了以下回答。

 

我說:「『打』啊!應該是動物的本能。像是那些野生動物,譬如獅子老虎啦,他們在野外搶地盤的時候,就用『打架』的方式來證明自己是厲害的,打輸的那個就要聽打贏的那個。」

 

當中,安妮還問了我,「什麼是搶地盤?」我用簡單的「家」的概念來回答這一個問題。

 

我繼續回到重點:「但是,我們是人類,可以用更好的方式來跟別人溝通,像是用『說理的方式』,來說服別人,證明自己是對的、合理的,讓對方願意相信你是對的,這樣的方式,不會讓人家受傷,才是好的方式。」

 

安妮,大概接受了我的想法,這個夜裡,惡夢沒有找上門。

 

 

我還沒對女兒說出口的,是:

這個「打」,應當是在最不得已的非常時刻,身體裡的壓力反應機制被啟動了以後,動物的本能吧!我們人類,也屬於動物的一種,只是受到文明社會及道德倫理的薰陶教化,「蠻力」已不能當作使人信服的工具了,何況,它會對我們造成身體,甚至心理的傷害呢!

 

C360_2013-12-07-14-55-01-629  

想起了一本前陣子借給體內雄性激素正強烈表現的兒子看的繪本,叫做「No Hitting!(Link!),大概也是適合2-3歲左右的小小孩,從硬頁設計的翻面圖片中,告訴孩子「當你生氣,你不可以打人,但是你可以去打鍋子」,我認為,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給不知道如何發洩憤怒情緒的稚齡孩童看的書,書的理念很好,他認同「你可以生氣這件事」,同時也教小孩「生氣時的發洩方法」。

getImage   

Amazon的連結可以看部份繪本內容:

http://www.amazon.com/No-Hitting-Lift-Flap-Karen/dp/0448436124

圖片1圖片2   

 

 

那麼,針對大一點的孩子呢?

有一次,我又帶著孩子去混公園,朋友的男孩在遊戲時因爭執而被對方抓傷了臉,男孩氣極了,是啊!倘若是我,鐵定也跟他一樣的心情。我以為,他會還手,依我對他過去血氣方剛的認識,私自在心裡下了這樣的預測,然而,我失算,朋友的孩子跌破了眾人眼鏡,他找到了一個讓怒氣緩和下來的出口,他猙獰著表情,用右手手掌撞擊自己緊握著的左手拳頭,在場的大家,給了男孩一個鼓勵,男孩的母親,用柔軟的身體給他擁抱。

 

我認為,男孩自己處理的很好,他在不傷害別人與自己的情況下,為自己的情緒找到宣洩的方式。也許,這樣的經驗可以提供爸爸媽媽們參考。

C360_2013-12-07-13-36-56-636   

 

arrow
arrow

    Enzou 安佐的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